德茂源

客服电话:021-31012558

总访问量:9750309

微信扫一扫

扫一扫关注

明代造纸业有了哪些进步?

   2024-12-05 网易2340
导读

明代造纸业有了哪些进步?

造纸业在明代中、后期有一定的进步。明代以前的史籍中少有关于造纸技术的记录,偶有记载者也多是语焉不详谈不上完整系统。但明代中、后期却出现了两个比较详细地记载造纸工艺的书籍。一是王宗沐《江西省大志》,一是宋应星的《天工开物》。这两本书籍的出现应该说是明代中、后期造纸业发达的种反映。


由《天工开物》卷一三《杀青》的记载看,造纸业当时广泛地存在于南方和北方。其具体叙述到的造纸地区就有福建江西浙江、河南、四川等省份。有的地方规模还很大,如陈九韶《封禁条议》载:万历二十八年时,江西铅山石塘镇有“纸厂槽户不下三十余槽,各槽帮工不下一二千人”。


依照上述记载推算,这时石塘镇的纸工当有五六万人之谱。

当时纸张的品种也很多:“近世(用竹新制)阔幅者,名大四连”;在制作工序上,“不用烘焙”仅“压水去湿、日晒成于”者,叫“火纸”、“糙纸”;“其最粗而厚者,名日包裹纸,则竹麻和宿田(没种庄稼的隔年田)晚稻稿所为也”;若“柬纸则全用细竹料厚质荡成”,“最上者曰官柬”,富贵之家用它作名片,倘将它用白矾水浸过,再染上红花汁,就成为办喜事的“吉柬”;用楮皮和绝嫩竹麻等制成的纸是皮纸;坚固的皮纸,“纵文扯断如绵丝,故曰绵纸”;“。


其最上一等”供皇宫“糊窗格”,“长过七尺,阔过四尺”,名叫“棂纱纸”;“其次曰连四纸,连四中最白者曰红上纸”;名叫皮纸而实际上为“竹与稻秆参和而成料者,曰揭帖呈文纸”;“芙蓉等皮造者统曰小皮纸”;“桑皮造者曰桑穰纸”;“永嘉蠲糨纸,亦桑穰造”;四川薛涛笺,“亦芙蓉皮为料”,煮烂后加入芙蓉花汁,“其美在色,不在质料”。


各种不同名目的纸张,或原料不同,或制法各异,或尺寸不等,或品格相殊,品种繁多,丰富了人们的文化生活。


在蒸煮纸浆时,明代中、后期已知道应用石灰,《江西省大志》在叙述江西省生产楮纸的情况时说:“(将制纸原料)甑火蒸烂,剥去其骨,扯碎成丝,用刀锉断,搅以石灰,存性月余,仍入甑蒸。”这实际就是现代造纸工艺中所用的化学处理法,对于提高纸的质量很有好处。福建顺昌等地造纸时以水碓为动力,这便大大提高了效率。


 
(文/小编)
 
反对 0 举报 0 收藏 0 打赏 0 评论 0
0相关评论
免责声明
• 
本文为小编原创作品,作者: 小编。欢迎转载,转载请注明原文出处:https://www.dmy369.com/news/show.php?itemid=933 。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,本站未对其内容进行核实,请读者仅做参考,如若文中涉及有违公德、触犯法律的内容,一经发现,立即删除,作者需自行承担相应责任。涉及到版权或其他问题,请及时联系我们。
 
@德茂源 京ICP备2024067853号-1    021-31012558
声明:本站部分信息由企业自行提供,该平台不负责信息内容的真实性、准确性和合法性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