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再攀爬走高
北宋,竹纸抄造已经普及,普遍有了用稻草、麦秸等草本植物纤维造纸和用麻、楮、竹、草等混料造纸。
混料造纸
许多东西都好像排着队嚷嚷:“用我造纸,用我造纸吧!”
如果说,竹纸在唐只是散了叶、开了花,在宋,尤为后期,算是结了果,打了邮件,码了集装箱,开创了18、19世纪在欧洲兴起的木浆造纸之先河。北宋苏易简《文房纸谱》说:“蜀人以麻、闽人以嫩竹、北人以桑皮、剡溪以藤、海人以苔、浙人以麦茎稻秆、吴人以茧、楚人以楮为纸。”
可谓:由麻纸到皮纸是一波技术革命,由木本植物韧皮纤维造纸再到用植物茎秆造纸,又是袭来的一波技术革命。
为防被蛀虫咬损,出现了用辣椒水处理的“椒纸”;为扩大生产降低成本,出现了“还魂纸”。还魂纸是将废旧纸页回槽,掺杂在新纸浆中造出的再生纸。不宁唯是,“新安纸”“温州蠲(juān)纸”“金粟山藏经纸”均属名牌
唐之前的纸多用于抄写,宋元纸多用于印刷。特别是宋代,又发明了活字印刷,印刷耗量之巨,已远非大唐所能比拟,活字印刷使纸更得以鲲鹏展翅,大显鸿图。
那时,虽没有有机、纳米、转基因、区块链和AI、IC芯片这些技术名称,也没有IT、DT时代和供给(jǐ)侧这些概念,但造纸术同样实现了自我管理、激发生产力和服务大众,走上大开发,获得全方位发展。
加工花样争奇斗艳,名品叠压。隐现有飞雁沉鱼、山水花木、钟鼎瓦当和云中楼阁等图案的蜡笺、砑花、水纹纸(又名花帘纸、模底纸)层出不穷。纸的规格更大,
宋代纸“交子”
唐绘画纸面积最大650平方厘米,宋绘画纸面积达到了2412平方厘米。造纸条件更为便当,如舂捣纸料已出现水力设施水碓。纸药的成果更高,不仅沿用杨桃藤,又可用黄蜀葵、槿叶、野葡萄等制成滑汁浸液。
纸的用途,从原来的书写、绘画、印刷、摹搨(tà)、裱褙,扩展到了各方面,如生产冥纸、厕纸、壁纸、窗纸,纸屏、纸灯、纸衣、纸被、纸伞、纸扇、纸杯、纸牌、纸箫、纸爆竹、纸面具。多种纸品接连上架,被推出市场,组办巡展、年会。有纸的小卖部,也有纸的专卖和“超市”。
进贡用纸称“贡纸”,包书纸称“包壳纸”,祭祀纸称“火纸”或“黄烧纸”,名片、请柬纸称“名帖”,小商品包装纸称“纸角”,茶叶包装纸称“茶衫子”。包裹中药、封贴月饼用方形的厚纸,也用纸袋、纸盒。各种把玩类纸制品摆件和各种色彩的蜡笺、粉笺、春膏笺、朱砂笺、冷金、罗纹、泥金银绢纸、碧纸、瓷青纸、越薄纸、流沙纸、万年红纸已成为日常和大众家庭常客,走进人们生活。
宋在唐出现的汇兑券“飞钱”的基础上,又最先在世界上发行了称作“交子”的纸币。现在看,怎么也是国际金融大亨美钞和欧元的老前辈,纸成了白花花的银子。但无论如何讲,凡纸币都应该首先印上科学家蔡伦的头像。——可是,没有!
一直,中国社会都是重农抑商、重农轻商,然而,在“后蔡伦时代”历经千年任重道远的造纸术,终于将华夏民族造极于赵宋之世的物质与精神文明推向了双高,致使传统手工造纸之热直到明清,乃至20世纪中叶仍持续升温、发酵。而且很早就形成了“工商皆本”“农商皆本”思想,出现了繁荣的资本市场,许多纸匠成了手握资本的商人,有关造纸的著作也陆续涌现。
中国现存最早的农书
之前,只有北魏农学家贾思勰撰著的《齐民要术》,有两篇记述造纸原料楮皮的处理和染黄纸的制作技术。到北宋已有苏易简的《文房纸谱》、蔡襄的《文房杂评》、米芾(fú)的《十纸说》。后来,又有南宋•袁说(yuè)友的《笺纸谱》,元•元费的《蜀笺谱》、鲜于枢的《纸笺谱》,明•曹昭的《格古要论》、王宗沐的《楮书》,清•黄兴三的《造纸说》等。
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李时珍在所撰药物学专著《本草纲目•服器•纸》篇中,还用大量的篇幅阐述了纸的药用。
他说:“凡烧药,以墨涂纸、裹药,最能拒火。”
楮纸:甘,平,无毒。烧灰,止吐血、衄(nǜ)血。
竹纸:包犬毛烧末,酒服,止疟。
藤纸:……;麻纸:……;草纸:……;桐油伞纸:……。
另有附方:
老小尿床者:白纸铺席下,待遗于上,取纸晒烧,酒服。
皮肤血溅出者:以煮酒坛上纸,扯碎如杨花,按之即止。
血痢不止者:……;产后血晕者:……。
明代宋应星的《天工开物•杀青篇》对中国古代竹纸和皮纸的抄造技术更是作了系统总结,把造竹纸过程概括为新竹漂塘、碱液蒸煮、打浆抄造、覆簾压纸、透火焙干五个环节。书中还有造纸作业图,是当时世界上关于造纸技术最详尽的记载。
造纸术的发展,从不因为我,而忘记我们;也不因为你,而放弃大家。无论文化重镇,还是偏远乡村,到处都飘飞着春天般的花絮,也放飞着秋天般的纸鸢(yuān)。
《天工开物》,一部造物文化的大历史
美国著名汉学家顾立雅曾估算:从书写在中国充分发展开始,即从公元前1500~公元前1000年起,至18世纪中叶这3000多年时间里,在中国出版的书籍数量超过世界其它地区所有语种书籍总和。固然,这个帝国的辽阔疆域和好学之风是原因之一,但是,其间若没有纸的兴起,不会成为现实。